全职美工 英属印度分治的阴云揭开了一幕腥风血雨的历史大戏

发布日期:2024-07-30 09:04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全职美工 英属印度分治的阴云揭开了一幕腥风血雨的历史大戏

引言:曾经的"皇冠明珠"在宗教信仰的割裂下四分五裂,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已无法化解。英国为了最大限度保住利益,不得不冒着引火烧身的危险,拿出一套分治方案。蒙巴顿被派遣执行这项任务,他能否在狭隘的时间内拿出两全其美的分家大计?这场殖民统治的终极较量,将如何上演?

一.英国衰落引起印度觉醒

二战的硝烟方才散去,便卷土重来。这一次,硝烟笼罩的不是沙场,而是曾经的帝国版图。作为"日不落帝国"的英国,在这场世界大战中伤痕累累。对外,它损失了一半以上的海外投资和黄金储备,半数的商船吨位,近一半的出口值;对内,则需重建400万栋被战火损毁的房屋,安置每年150万名复员军人。

1947年1月20日,英国工党政府公开承认:"不列颠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。"大不列颠帝国的辉煌时代就此谢幕,昔日的霸主正在滑落神坛。

与此同时,曾被视为"王冠上明珠"的印度,却迎来了民族自觉的觉醒。在二战期间,英国从印度征调了200万士兵为其效命,大量战争物资也是从这片土地生产的。然而,这并未让印度人心怀感激,反而燃起了更旺盛的独立之火。

早在1885年,印度国大党就将"民族主义"确立为本党宗旨之一。进入20世纪,在甘地领导下的"非暴力不合作运动"更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浪潮,其影响遍及印度大地。二战结束后,这股浪潮达到了新的高潮。1946年2月,孟买的20万印度皇家海军水兵举行大规模罢工,游行示威的人群更是高达20万人。

此次事件惊醒了英国,印度已不复往日温顺模样,对于这颗"烫手山芋",英国也实在是力不从心。昔日"海绵式"掠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,英国无力再像过去那样,从恒河两岸吸纳印度的财富了。是彻底放手,还是另寻出路?这是摆在英国面前的一道艰难选择题。

二.宗教裂痕埋下祸根

印度这块富饶之地,向来是宗教的汇聚之所。在这片土地上,信奉印度教的土著居民与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并肩而居,两个宗教文化在此交汇融合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两大宗教阵营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加深,仿佛生出了一道无法弥合的裂痕。

这缘于两大宗教教义的巨大差异。印度教讲究种姓等级,贱民在其中地位卑微;而伊斯兰教却鼓吹"穆斯林皆兄弟",信奉平等理念。这一点,吸引了大批印度教中地位低微的贱民改信伊斯兰教。

除了教义差异,生活习俗的迥异也是导火线之一。真纳,一位印度穆斯林领袖曾如此解释:"我要吃牛肉,印度教徒不让我杀牛。一个印度教徒每次和我握完手后就要去洗手。"

随着时间推移,双方摩擦愈演愈烈,最终酝酿出了"两个民族论"的危险理念。1883年,印度穆斯林领袖赛义德·阿赫德汗首倡此说,认为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,印度的穆斯林已不再是一个教派,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。

在"两个民族论"的影响下,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隔阂与日俱增。1946年8月16日,加尔各答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。因为在议会议席分配上感到不公,穆斯林在此日宣布为"直接行动日",从清晨开始就在加尔各答对印度教徒进行无差别杀戮,妇孺老幼无一幸免。尸体遍布街头,就连禽鸟也在啃食死者遗体。两天后,清理出的尸体便达近4000具,扔入河海的尸体更是高达2万之多。

这仅仅是导火索,更多的骚乱随后接连在印度各地爆发。整个印度,仿佛就是一个正在燃烧的火药桶,随时可能引发爆炸。英国当局意识到,印度的分裂已经无法避免,只能寻求一种分家的出路,尽可能将损失到最小。

三.不可承受之重的分家大任

面对印度内部宗教矛盾的白热化,英国当局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。分家虽然冒险且代价高昂,但相较之下,却也是一条止损的出路。于是,1947年6月3日,英国内阁召开会议,正式决定遵照分治方案,将印度分为两个主权国家。

负责执行这项燎原般任务的人选,就是路易斯·蒙巴顿。作为英王的亲信,这位46岁的海军上将原本只是意气风发,不曾想肩负如此分量。1947年3月22日,蒙巴顿刚刚接任印度总督一职,便立即着手筹划分治工作。

然而,接下来的谈判之路并不平坦。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对分治方案都持截然相反的立场,双方犟利难纭,几乎要将局面逼入僵局。穆斯林领导人金纳认为,分治只是过渡,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整体的"穆斯林国家"。因此,他主张按照穆斯林人口比例,将印度分为三个国家,并索要更多的领土和财产。

相比之下,印度国大党则坚决反对分治,他们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"世俗国家"。甘地公开表态:"只要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坚持分家,我就会拒绝自由美工招聘。"该党同时也否决了穆斯林对领土和财产的过分要求。

两股力量相互对峙,蒙巴顿的诚意一再受挫。谈判一度陷入胶着,双方都警告说,如果不能达成协议,将会爆发流血冲突。就在这万分棘手的关头,蒙巴顿赌上了自己最后的王牌。

四.分治方案引爆腥风血雨

1947年6月3日,英国正式颁布"印度独立法",确定在当年8月15日割让印度治权,并将该殖民地分为两个主权国家: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。从此,一场浩劫就此拉开序幕。

首当其冲的,是领土划分问题。根据蒙巴顿的方案,地理上被分割为两部分的旁遮普省,其西部地区划归巴基斯坦,东部则归属印度。这导致大批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被迫背井离乡,开启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迁徙。

有数据显示,在1947年8月15日到1948年12月31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,大约有1400万人在印巴两国间迁徙。他们有的步行数百里,有的挤在车厢里,还有的乘坐火车摇摇晃晃。道路曲折,环境恶劣,难以想象这一路有多少磨难。

这还只是开始。更加骇人的是,随着人口大迁徙,暴力冲突也在两国之间迅速蔓延开来。各地到处传来屠杀、抢劫和纵火的消息,谁都无法幸免于这场人间炼狱。在东旁遮普,印度教徒遭到穆斯林暴民的血腥屠杀;在西旁遮普,情况则反过来。双方你来我往,你死我活,仇恨的种子不断在心中生根发芽。

血腥的冲突并未止步于此,财产的分割也加剧了双方的对立。哪一方应该拥有多少财产?这成了一个新的攻坚点。比如孟加拉国铁路系统,印度人认为应该按路线里程来分,而穆斯林则主张按人口比例分。最终双方约定,依照各自版图的国有铁路的价值,由较富裕的一方给予另一方经济补偿。然而,这最终导致了一场场骚乱,枪炮的硝烟几乎遍布两国各地。

正所谓伤痕累累,分家路艰。从领土划分到财产瓜分,印巴两国仿佛都置身于一场无休止的内战。宗教矛盾无疑是导火索,然而在这一过程中,它更是被彻底放大,成为两国间割裂的永恒伤疤。

五.殖民统治的覆灭之路

分治之后的印度和巴基斯坦,犹如一对新生儿般蹒跚学步。然而,他们并非是在一片和平祥和中慢慢成长,而是处在一场狼烟四起的内战阴云之下。

双方对立自然而然地加剧了彼此间的仇恨情绪。作为分治方案的制定者,蒙巴顿本人也对此耿耿于怀。他在回忆录中写道:"暴力行为在两国之间像瘟疫一样蔓延,悲剧根源于两大宗教的不可调和性。"

仇恨的火种很快就在两国点燃了熊熊战火。1947年10月,喀什米尔的宗教冲突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。次年1月,巴基斯坦发动代顿行动,试图夺取整个喀什米尔。双方的军队在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时,大肆杀伤平民。直到1949年1月,联合国才勉强调停了这场战争。

和平的喘息并未持续太久。1965年4月,巴基斯坦领导人阿尤卜·汗发动了第二次印巴战争,试图重新控制喀什米尔。虽然最终以停火告终,但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,至少有数千人伤亡。

1971年又是一年战火纷飞。当年12月,印度参与了巴基斯坦内战,支持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。这一举措无疑是印度故意刺激巴基斯坦的做法。随后,巴发动了第三次对印战争,但最终以失利告终。

从1947年到1971年,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,暴力冲突愈演愈烈,双方仇恨根深蒂固。就连曾担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·甘地,也不得不承认"分治导致了悲惨的后果"。

终于,在1947年8月15日,英国正式割让了对印度的统治权,宣告着殖民统治从此终结。与此同时,历时200余年的英印殖民关系也就此谢幕。作为一代人的梦魇,这段历史无疑将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。




相关资讯